新闻动态

福建商标发展报告
2012-08-14  浏览次数:2770次
福建商标发展报告
福建商标发展报告
福建商标发展报告
福建商标发展报告
福建商标发展报告
福建商标发展报告
福建商标发展报告


  福建商标起源于北宋时期,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北宋时期清光绪年间)、缓慢发展期(清光绪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停滞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复苏起步期(1983年1994年)、稳步发展期(1995年2000年)及蓬勃发展期(2001年至今)。1983年,我省工业企业仅有2.11万家,注册商标仅1363件,平均每100家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拥有6件注册商标。到2011年底,我省已拥有注册商标273132件,平均每100个市场主体(包括个体工商户)拥有22件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总量居全国第5位,拥有国家工商总局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208件,居全国第5位,拥有地理标志商标114件,居全国第3位,拥有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978件,居全国第4位,我省已逐步发展成为商标大省。

  多年来,作为全省商标主管机关,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实施商标战略的部署,立足省情,紧密结合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全局要求,坚持政府、工商、企业三位主体联动,围绕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以持续、稳健、均衡为总体思路,以增量、升值、走出去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努力保持我省商标工作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商标工作呈现出以下显著特征:

  



  商标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


  2006年、2008年和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先后三次出台50条支持海西建设的政策措施,其中支持我省商标工作的有13条,将我省列为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工作重点联系省,并在商标评审、商标富农、商标权保护、驰名商标的培育、认定和商标侵权案件的查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08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品牌带动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安排工商部门推进实施商标品牌工作专项经费。泉州市、厦门市被工商总局确定为2009年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恒安集团被确定为2009年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2010年,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确定了2010—2020年我省商标战略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及实施与评估机制。2011年,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明确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创品牌,鼓励企业并购国外高端品牌的相关扶持措施。2011年,漳州市政府率先印发“十二五”商标品牌发展实施意见;宁德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若干意见,宁德市工商局因近年来实施商标战略的突出成绩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南平市所有县(市、区)政府均制定了商标品牌“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石狮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对获得国际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商标、驰著知名商标的单位,分别给予1万至50万元不等的奖励,并在土地、电力、用水等资源要素保障和科研立项、财政贴息等方面优先扶持。全省绝大部分的市、县党委和政府都把商标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国际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给予不同程度的优先扶持政策、物质奖励和资金支持。最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又与泉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支持泉州市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工作协作备忘录》。

  



  商标申请量注册量持续增长


  量的增加是商标工作的基础,是商标战略实施的基石。我省各级工商局结合企业年检、回访企业、接受咨询、辖区巡查等工作,深入开展商标“三书”行政指导:向经营者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商标法律告知书”,科学引导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引导实力较强的企业合理、适度增加商标注册类别和图样,引导初创企业及早注册商标,指导相关主体适度加强对地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商标注册,防止恶意抢注,引导企业自觉统一企业字号和文字商标名称。我省商标的申请量、注册量连年大幅增长,这两项指标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5位,保持着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截止2011年底,我省有效注册商标273132件,居全国第5位,其中泉州市有效注册商标11.6万件,平均每1户企业有1件注册商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晋江市注册商标量位居中国县级市第一名。

  



  涉农商标服务县域经济成效凸显


  近年来,全省工商系统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有关工作部署,始终把“商标富农”作为服务“三农”的工作重点来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培育农字号商标品牌,大力保护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商标专用权。全省农产品商标总量约占注册商标总量20%,截至2011年底,全省地理标志商标114件,总量居全国第3位,其中有13件地理标志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居全国第1位,有29件地理标志商标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全省涉农驰名商标数达47件,占全省驰名商标总数的22.6%。漳州市拥有地理标志商标32件,总量居全国设区市级第1位。宁德市拥有地理标志商标23件,总量居全国设区市级第3位,拥有地理标志驰名商标4件,居全国设区市级第1位。

  “公司+商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农商标在我省“三农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正在逐渐显现。

  涉农商标产品的商业价值呈上升趋势。受益人群的经济收入得到明显提高。涉农商标在注册前后,其经济价值均有明显变化。“蕉城晚熟龙眼”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后,销售价从每公斤2.1元提高到每公斤16元,种植户人均年收入从833元增加到3135元;“建宁通心白莲”证明商标注册当年的市场价格为每公斤22元,2009年上升为每公斤62元,同比增长282%;“坦洋工夫”红茶每公斤售价从商标注册前的50-60元,上升到1000多元,最高达3000多元。

  涉农商标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逐渐加大。涉农商标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促使其产业链不断延伸,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宁德市现有地理标志商标23件,惠及人口23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1.2%。我省的第一件地理标志商标“平和琯溪蜜柚”自2000年4月21日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以来,种植面积由地理标志注册前的13.7万亩猛增到2011年底的65万亩,市场空间由只局限于本地拓宽到欧美等43个国家与地区,创造了全国县级行政区柚类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出口量和市场占有率五个第一,平和被誉为“中国柚都”、“世界柚乡”,平和琯溪蜜柚成为平和人民的“致富树”、“黄金果”、“稳定树”。一个庞大的涉柚产业,吸引了13万余名农村劳动力,消化了近万名下岗工人及城镇失业人员,人人有事可做,收入年年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2012年初,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在平和县考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时,对平和县以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琯溪蜜柚为支柱产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作出如是评价:“柚子加工做得很好,形成系列产品,提高它的附加值,也使平和县每个人增加四五千块钱的收入,这是很不错的。下一步,平和要继续发展高效农业,发挥地域优势,培育自己的品牌……”。

  涉农商标切实发挥出“地方名片”的特殊作用。如今,地理标志商标“安溪铁观音”已成为安溪县的代名词,很多人因为铁观音认识了安溪县,了解了安溪县。安溪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也因“安溪铁观音”而改变,安溪由“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等。

  



  高知名度商标领跑区域经济发展


  1985年3月,我国开始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工作,1998年,我省的驰名商标有了零的突破并开始福建省著名商标的认定、管理和保护工作。2007年4月,地方规章《福建省著名商标认定、管理和保护办法》颁布实施,有力推进了我省著名商标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多年来,我省工商部门始终将指导企业打造驰名、著名商标作为服务海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优先支持带动作用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打造驰名、著名商标,坚持“五突出”突出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突出传统优势互补产业,突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突出茶叶、水果、水产、花卉等特色产业,突出现代服务业。我们积极引导高知名度商标企业取得强力法律保护并不断做大做强,努力推动高知名度商标企业发挥更大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我省开展高知名度商标认定工作起步较晚,但在政府、工商、企业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迅猛、成效显著。全省现已拥有由国家工商总局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208件,总量居全国第5位,拥有2665件福建省著名商标,总量居全国前列。

  企业通过打造驰名著名商标获得了快速发展。认定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应考虑公众知晓程度、商标使用持续时间、商标宣传情况、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经济指标等方面的因素。打造驰名、著名商标企业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迅速做强做大,在被认定为驰名、著名商标后,商标权得到了更强力的保护,企业有了更广阔、更高的发展平台。福建泰格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的“tiger及图”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后,销售收入、自营出口额分别增长了60%、66%,产品提价25%后,出口仍然旺销、供不应求,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该企业仍然是订单不断,产销两旺。2001年,该商标的购入价仅280万元,2008年7月,该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后评估价值达3亿元。

  高知名度商标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高知名度商标能引领产业集群做专做强,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2011年,泉州市对近700家驰名商标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企业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这些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驰名、著名商标后一年的产值、总资产、利润及纳税额分别比认定前一年增长41.2%、32.2%、33.2%及50.7%。泉州市近700家驰名、省著名商标企业约占全市经济户口总数的0.03%,其2010年实现产值约占全市的1/4、利润约占全市的2/5、纳税额约占全市的1/6。晋江市持有24件驰名商标的19家企业,仅占全市市场主体的0.05%,但其创造的销售额和税收却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和税收的十分之一强和五分之一强,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SBS”、九牧王、七匹狼、安踏等一批驰名商标已经发展成为晋江市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提档升级。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驰名、著名商标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驰名、著名商标已成为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锐利武器,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源泉和推动力。

  



  商标无形资产资本化运作成果丰硕


  商标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识别区分功能、质量保障功能、广告功能等基本功能,还在于它的内涵、知名度及其他附加值。商标运用的目标在于升值。升值就是提升商标的价值、充分发挥和彰显商标的价值。有效运用商标的过程,就是使商标有效升值的过程。当前,我省绝大部分企业运用商标的能力还较低,品牌的价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少企业对商标在当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对运用商标尤其是驰名、福建省著名商标的使用许可、作价出资、质押等手段来扩大影响、融通资金、提升形象等方面了解不深、运用乏力。为此,我省工商系统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充分运用工商职能,指导商标权人有效推广运用商标,通过商标许可使用、股权投资、质押融资等方式丰富企业商标内涵、增加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商标的影响力,实现商标的升值。

  2008年,省工商局联合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省银监局制定《福建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工作指导意见》,在全国省级层面属于首创。该指导意见通过发挥商标权质押融资功能,拓展了商标拥有者的价值视野,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充分发挥商标这一“无形资产”的“有形价值”,尤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指导意见出台不久,永春、顺昌、周宁、古田等县工商局就指导企业运用工商总局支持海西“免于提交出质商标专用权价值评估报告”的优惠政策,为企业融资节省了大笔评估费用。

  一大批中小企业通过运用商标融资获得急需的生产资金。老字号企业永春县永春老醋有限责任公司以“桃溪”商标作为质押,获得了永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100万元的贷款,为企业注入了生机。用该公司总经理的话说,企业通过商标融资,融到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融到了全新的商标理念、融到了超额的宣传价值,仅各级各类媒体的报道价值,就远远超过了融资金额。

  



  自主品牌“走出去”


  在国际市场展现风采


  品牌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打造自主品牌是外向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实践证明,凡是注重技术进步、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能够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立住脚跟、扩张“领土”。

  我省是外向型经济大省,近年来,我省工商部门以外向型出口企业为主体,紧紧围绕企业国际商标注册、境外保护和品牌国际化三个关键环节,综合运用培育指导、宣传引导、政策调动等手段,大力推进我省商标国际注册、保护工作,尤其是积极引导企业运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提升出口竞争力。从2008年起,各级工商局开始稳步推进出口自主品牌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1年,省工商局承办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效利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巡回研讨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女士率专家在福州、泉州、厦门三地向我省外向型企业、涉外商标代理工作者介绍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制度,我省近千名企业家及商标代理人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外向型企业商标国际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水平,进一步促进了我省外向型企业更好地规划本企业商标国际注册战略,进一步推动外向型企业大胆运用自主品牌“走出去”,实现“商品未动,商标先行”。目前,我省拥有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978件,居全国第4位。

  当前,我省外向型企业商标境外注册的积极性逐步提高,重点企业出口商品使用自主品牌的比重逐步上升,部分外向型企业运用自主品牌已成功实现“走出去”,并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呈现出较大的影响力,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福建匹克鞋业公司依托“匹克”驰名商标,在订单、价格等方面都在国际市场上掌握主动。2008年,该公司销售量不降反增,增幅在50%以上,新增了20多家加工厂,带动一批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公司还成功开拓了东欧、中东等新的国际市场。该集团现已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匹克”商标,每年投入200多万元用于海外商标注册和维护,累计投入品牌宣传费用超5亿元。近五年来,匹克集团已实现在国外销售额年平均增长60%以上。最近,苏树林省长做出批示,充分肯定了“匹克”集团所取得的成绩:"匹克"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品牌虽历尽艰辛,但非常成功,对福建民营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匹克集团的成功经验也再次证明,创建、培育、保护好自主品牌是实现“走出去”的必然途径。

  



  商标专用权保护工作成绩斐然


  多年来,我省工商系统不断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努力维护公平、有序、健康的市场环境。我省商标违法案件查处、各类专项整治、涉外商标保护、涉台商标保护和涉嫌商标犯罪案件移送等各项工作均居全国前列。2008年—2011年,我省共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8103件,案值13331万元,罚没8836万元,其中,2011年我省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5685件,罚款276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13%。2010年,我省有1个单位、6名个人分别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部委评为世博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2010年—2011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期间,全省查处侵犯商标权案件5024件,两件大案被工商总局评为十大典型案例。

  我省工商系统还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网络领域的商标监管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早在2008年,福建省工商局就建立了“互联网商务监测中心”,开发运行了互联网商务监督管理系统软件,加大网络商标巡查监管力度,有效打击网络商标侵权行为。目前,我省的网络商标监管工作已常态化,势头良好。

  工商部门强力保护专用权的工作赢得了商标权利人的高度评价。2010年、2011年,我省工商局针对台资企业厦门正新橡胶工业公司的正新、金门酒厂的金门高粱酒两件驰名商标的保护行动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20件重大事件之一。金门酒厂专程来闽致谢,送来牌匾,称赞工商部门“稳保市场、共筑和谐”。正新公司董事长致信国家工商总局、福建省工商局领导表示感谢。台湾《工商时报》等媒体报道了我省工商部门的行政保护工作,在海峡东岸引起了强烈反响。

  



  商标大省正向商标强省进军


  现代经济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直接体现了不断发展的创新成果,直接关系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直接推动着市场竞争和管理创新,从而也直接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提高我省企业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和国际知名商标,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海西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省已跻身商标大省行列,但尚未成为商标强省,我省商标发展状况离实现企业商标品牌国际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

  企业的商标意识还不够浓厚。绝大部分企业对商标战略的重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实际行动;不规范使用商标、不科学使用商标的现象不在少数;缺乏“商品未动、商标先行”的商标国际注册意识;为他人贴牌加工仍是外向型企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绝大部分企业仍然缺乏商标专管机构、专管员,或是商标专管员的商标知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客观需要;绝大部分企业仍未将商标战略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

  地区间商标工作发展还不均衡。尤其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与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间的差距明显。仅以注册商标拥有量为例,居于全省首位的泉州市拥有注册商标11万余件,而末位的设区市仅拥有注册商标5000余件,相距甚远。区域间商标工作发展不均衡还突出表现在高知名度商标品牌资源的后备力量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驰著名商标培育对象后续乏力,部分知名商标和已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发展较慢,达不到品牌发展要求。

  家喻户晓的高知名度商标不多。我省平均每两千多家内资企业拥有1件驰名商标,该比例在全国居于前列,但我省在单个商标品牌上缺乏诸如“青岛”啤酒、“大众”汽车、“娃哈哈”矿泉水等在国内家喻户晓的高知名度商标企业;缺乏像“海尔”家电、“蒙牛”牛奶、“联想”电脑等在相关行业中居于“领军者”地位的强势商标。与此同时,我省自主品牌的发展仍很薄弱,品牌的国际化程度低,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国际知名商标品牌。即便是我省拥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的产品或服务(如茶叶),也缺乏统一、科学、长远规划性的商标品牌战略,运用商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知度商标的行业分布较为单一。驰名商标的行业分布状况与我省产业结构布局要求仍存在差距。我省的驰名商标在行业分布上还存在着行业类别相对集中、较为单一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传统轻工优势行业比重最大,我省分布在第25类(服装,鞋等)上的驰名商标就占总量的近五分之一,驰名商标的行业分布状况与我省产业结构布局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于商标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需要用创新的办法来解决。全省工商部门将紧紧抓住福建加快发展的机遇,充分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不断加大商标战略实施的推进力度,努力推动商标“注册、运用、保护、管理”这四驾马车在商标发展道路上协调一致,并驾齐驱,发挥商标战略的最大效益。

  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是工商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我省工商部门将积极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协同我省企业及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我省商标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和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